朋友,最近有件烦心事,妹妹今年刚上大一,这才去三个月,便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找辅导员申请更换专业,没想到对方一句回怼:选专业不是高考前该操心的事吗?
原来,朋友妹妹上的是播音主持专业,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以为这个专业体面毕业好找工作,没想到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在身高长相方面并无优势,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学生,这个专业学费较高,所以思来想去考虑换专业,没想到被导员泼了一盆冷水。
朋友妹妹所在的学校,刚好认识个同学,在那里上班,于是我打听了一下,对方回复: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跨学科大类者不得转专业。
同学建议:满一学期后可以在学科大类换个其他专业,比如戏剧,影视,文学。
我把这个结果告诉朋友,他说妹妹最近很消沉,都想回高中去复读了。
朋友妹妹的情况,我表示理解,虽说大学所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今后的道路,但是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就会深深影响你以后的择业。
朋友的妹妹之所以想换专业,完全是因为当时填志愿没有充分考虑硬件的影响,比如身高长相以及经济因素,人生就此憋屈着,过四年又岂能甘心,但是如果真的回高中重读,一切又未可知,人生之路真是进退两难。
朋友妹妹的情况,我无法给出真正的答案,这里想探讨的是辅导员回怼妹妹的话,高考前你都干嘛了?
这句话对于一个农村大学生来说,虽稍嫌刻薄却又含有很深的意义:
农村孩子高考前都在干嘛?
我是一名农村出生的80后,当年上高中,身边的同学无一例外地背着干馍在县城求学,条件好的一次背上三天的干馍?周四开始用家里的零花钱买着吃,条件不好的馍吃完等着家里人送。
多年后我回老家,听过这样一件事,至今想起来心中都不是滋味,有个邻居男孩,爸爸常年在外开车,妈妈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有一天农忙干活,给孩子送馍送晚了,儿子竟追出了几里地。
有条件差的,当然也有条件好的,有些经济富裕的家庭会在高中附近给孩子租个单元房,由妈妈陪读,衣食无忧。
农村孩子上学,除了经济条件受限,周末在家休息的时候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比如割麦子,收玉米等等。
之所以提到这点经历,是想说明一点:农村供个大学生出来不容易!
就这样,好不容易到高三临近毕业,家长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终于可以考大学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可能就在这一代人身上扭转了,忧的是孩子上大学的钱,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今不管是男孩女孩,只要家里有条件,让孩子上高中大学学费都不算是大问题,听我妈说,这几年谁家出了大学生,村上还给带红花、奖现金呢!
农村孩子上大学,对个人家庭来说都是大好事,可是这当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关于孩子未来专业的选取。
父母两眼一摸黑,根本无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亲戚朋友当中,或许多人在城里工作,可以问一问,可是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孩子,我毕业后在外上班,堂妹,高考后要填志愿,叔父让我给指点一下,我问堂妹喜欢什么,她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后来堂妹高考成绩不理想,去复读了。
上面说这么多,只想说明一点,农村孩子想要选个适合自己,有前景好就业的专业,其实并不容易。
所以这才有了朋友的妹妹,上了大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情况出现。
学播音主持,如果填专业之前没有深入了解这个行业,而仅仅凭着一时好恶选报,其结果很可能是后悔自己当初的草率。
我大学期间有个舍友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父母都是老师,在聊到专业填报时,舍友说父亲当时认为汉语言和英语都是一门沟通的工具,都是有基础学科,选专业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对这句话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直到毕业后有个学姐告诉我:“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比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基本功更扎实,写起稿件上手更快。”
很可惜,上大学前没有人告诉我这些。
后来关于大学选专业,有了一些更深的领悟,这些领悟来自名人谈子女教育:
康辉说自己曾指导姐姐的孩子进行考前复习;
康震说自己出书,让孩子完成了封面上的题字;
赵传说他开演唱会,女儿在台下弹钢琴……
当然并不是所有农村孩子专业填报都会后悔,表弟当年高考在理科火箭班,确定学校选择专业,有老师一手负责,如今他考上了博士。
建议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
版权所有:高鸿教育咨询 (滨州)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43)6968188 手机:13685436618(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