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同类别、批次的平行志愿预填表如何区分?
答:系统里保存的平行志愿预填表的名称能明显区分。显示的名称中已包含录取类别、批次、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艺术类专业类别等信息。请考生们仔细查看、注意区分。
12.志愿填报具体操作时,需注意什么?
答: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在规定次数内允许考生志愿修改和提交,系统以考生网上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为准。建议考生尽量提前进行志愿填报,务必不要拖到临近截止时间再提交,以免因停电、计算机故障、网络繁忙无法登录等意外情况而无法提交,给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考生一定要对填报的所有志愿做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志愿全面、有效,并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
13.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还可以补报志愿吗?
答:不接受任何补报志愿。只能在本段(次)录取结束后,再参加下段(次)志愿填报和录取。
14.为什么有的考生分数也达到了所填专业分数线却没有被投档?
答:根据新高考录取方案,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15.志愿网报过程中遇到下拉菜单无法显示、无法提交等问题怎么办?
答:这类情况主要是本地网络拥堵网速太慢、计算机的浏览器兼容性不好等原因造成。遇到这类情况应尝试更换计算机、或查看志愿填报系统里的提示改装其他的浏览器,也可及时咨询学校老师或电话咨询县(区)招办(电话在报名平台上公布)。
16.网报志愿能否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答:建议不用。一是屏幕小,不能很好地显示填报页面,影响填报,二是手机或平板电脑基本上都是通过触屏形式操作,容易发生误操作,三是其操作系统与普通电脑的操作系统存在一定差别,填报系统的有些功能在手机上可能会出现无法实施的状况。
17.网报志愿设置密码有什么要求吗?
答:为确保安全,密码设置要相对复杂,长度不少于8位,且以数字和英文字母(注意区分大小写)混合组成。应牢记自己的密码并严禁向其他人透露。考生因密码保管不当被人窃取并被篡改志愿,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8.忘记登录密码怎么办?
答:考生若忘记密码无法登录,使用报名平台“找回密码”页面的“找回个人登录密码”功能可重新自行设置密码,也可持有效证件去报名县(市、区)招生办公室重新设置密码。考生不论通过短信找回、还是通过县(市、区)招办重新设置密码,原密码都会自动失效。
19.遗失手机短信密码怎么办?
答:使用报名平台“找回密码”页面的“重发手机短信密码”功能,重新给注册手机号码发送手机短信密码。
手机短信密码长期有效(打印准考证、填报志愿等使用),请务必准确填写手机号码并妥善保存短信密码。
20.考生怎么查询录取结果?
答:考生查询的渠道有三条:一是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www.sdzk.cn),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录取信息。二是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通过推送手机短信方式向已录取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绑定的手机号码推送录取结果。三是通过“爱山东”APP查询。
温馨提醒:为确保在填报志愿和录取阶段能够正常收取信息,请考生将手机 “短信拦截”功能关闭。
二、志愿填报
21.2020年夏季高考招生科类及录取批次有什么变化?
答:2020年我省招生录取按照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分批次进行。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三个录取批次。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两个录取批次。
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志愿,在同时录取的批次不能兼报。如提前批志愿,考生只能选择普通类或艺术类或体育类填报,三类不能同时填报。
22.2020年夏季高考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有哪些重大变化?
答: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普通类、体育类考生不再划分本科、专科批次,均划定一段线、二段线,实行分段依次填报志愿。
二是普通类、体育类的常规批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专业类)+学校”。原来模式下考生被投档到院校后,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专业(专业类)+学校”的模式下,考生直接被投档到了学校的具体专业上,不存在专业调剂。
三是考生的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必须符合报考高校专业的要求方能填报,例如北京大学的“数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则选考了物理科目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
23.如何公布高校专业(专业类)招生计划?
答: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于2020年7月中下旬在《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现代教育》7月增刊)上向社会公布。同时,考生可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查阅招生计划。每次录取结束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公布未完成的剩余计划,考生需登录网站(http://www.sdzk.cn/),进入“热点查询”栏目查询。
24.考生在查阅招生计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考生在查阅招生计划时,需注意高校(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学费标准等,同时还需查阅高校招生章程,了解办学地点,特殊院校(专业)对考生性别、外语语种、身体条件和面试等方面的要求。
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院校和专业代号,务必以《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上公布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为准。
25.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1)仔细查看已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2)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3)客观分析有关招生院校和专业往年的录取信息。(4)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取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理性选择。
26.2020年志愿填报会为考生提供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有哪些?
答:一是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普通高校招生专业计划内容包括院校、专业(专业类)、层次、选考科目要求、计划数、学制、学费参考等。将于2020年7月中下旬在《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现代教育》7月增刊)上向社会公布。同时,考生可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查阅招生计划。自每段(次)录取结束后,剩余院校专业招生计划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www.sdzk.cn)统一公布。
二是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特别要注意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选考科目要求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否则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考生可登录高校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三是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考生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进入“热点查询”栏目点击“院校投档情况”,即可查询到近三年各院校专业(分文理)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位次(或名次)等信息。
四是2020年考生成绩排序信息。对于普通类考生来说,提供“1+6”成绩的有关排序信息,“1”是指2020年高考总成绩,“6”是指等级考试6科中,选考某一科的所有考生总成绩分段表。参加艺术、体育专业考试的,还提供艺术类统考综合成绩分段表、联考综合成绩分段表,艺术类统考专业成绩分段表,体育类综合成绩分段表等,填报志愿前将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布。
27.考生填报志愿,如何充分使用上述提供的信息?
答:考生在查阅上述公开信息时,要科学辩证使用,可以分为2类:
第1类是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和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名称、代码、选科要求等信息都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直接依据,高校招生章程中对于考生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的要求也都是严格的。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填报志愿。
第2类是供参考的数据,比如考生的位次信息、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考生2020年填报志愿提供一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及往年情况,做一个大致定位。但是也应认识到,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新的录取模式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这些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学校和专业。
28.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确定位次。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关注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各类别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合理给自己定位。
第二步:汇总信息。根据所具备的报考资格,汇总分析志愿填报需要参考的政策信息和数据信息,大致包括: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设置、往年录取数据、目标院校办学综合情况、目标专业建设及就业情况等。
第三步:初选志愿。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成绩位次和选科情况,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分3个梯度,选择足量院校专业志愿。
第四步:优化志愿。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按照“冲、稳、保”的策略,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比如填报普通类96个志愿,可将自己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左右 “冲一冲”,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稳一稳”,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保一保”。
第五步: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的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陆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专业、院校,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29.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答:高校招生章程是由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订,并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学校招生规则等信息,招生章程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必须严格执行。
考生在2020年正式填报志愿时,必须仔细查阅所有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精准了解各院校专业对体检、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单科成绩等要求。
30.高校招生章程包含哪些内容?
答:高校招生章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院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招生计划,各专业对考生外语语种、身体健康状况、选考科目等要求,录取规则,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学费标准,学生资助政策,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内容等。高校有特殊要求的,也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版权所有:高鸿教育咨询 (滨州)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43)6968188 手机:13685436618(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