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好高职单招院校?
编辑: 高鸿教育 | 管理: ghjyzxadmin | 时间: 2020-03-24 | 190 次浏览 | 分享到:
考生该如何选择高职院校?
1、要搞清楚高职院校的类型
      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高职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
2、报考要有宏观原则和微观考查
     
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考虑四点。 第一个原则就是大城市。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有句老话叫做“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 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 第二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 1 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 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 而且,学校规模过大,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比如只有一两千人,也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
      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另外,挑选专业也要看得“深”一些,应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 从微观层面而言,就是看这个学校是不是出现在各省区市招办印发的招生学校名册上。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进入相关页面,验证这所学校是否具备资格。接下来就是详细考察了。大家都想上个好的高职院校。
什么是好学校?
      一个最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列入国家首批 100 所高职示范校的名单,这个名单被形象地称为高职的“211”院校。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教学水平方面都在国内处于不错的水平。再有一个方法就是,可以看教育部去年公布的中 国 特 色 高 水 平 高 职 学 校 和 专 业 建 设 计 划 ( 简称 “ 双 高 计 划 ” ) 第 一 轮 建 设 单 位 名 单 。 全 国 197 所 高 职 院 校进 入 “ 双 高 计 划 ” 建 设 名 单 , 其 中 山 东 有 15 所 高 职 院 校 入 围 。那么具体到高职单招院校又有哪些呢?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
于 做 好 2019 年 高 职 ( 专 科 ) 单 独 招 生 和 综 合 评 价 招 生 工 作 的 通 知 》 ,高职(专科)单独招生院校 84 所。
这么多学校怎么选?
      填报志愿时,大家都知道应首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次再选省级示范性(骨干)院校,具体再结合地理位置、专业方向、行业背景等因素做出选择。那么,该如何判断其他院校的含金量呢?以下这些因素还请您多加留意:
1. 毕业生质量。
      就业状况是最能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考生、家长不妨参看一些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各院校高职生薪酬调查、排行榜等资讯。
2. 办学历史。
      有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过去一批国家重点中专的底子相当不错,这些中专转为高职后,教学力量还是很强。而有些民办的高职院校开办历史比较早,经验丰富,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在就业市场有很高的口碑。
3. 在校生规模。
      高职不同于普通本科,对教学设备要求非常高,在校生规模太大就会导致设备紧缺,影响培养质量。但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也可能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慎重考虑。
4. 评估状况。
      一所高职院校是否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非常重要。没通过评估的,就进入“暂缓评估”序列,这起码说明该学校办学时间较短,硬件不一定达标。
5.“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即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教师和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双重资质和能力。 “双师型”教师在整个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职业教育的成熟度和水平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专业机构评定,学校提供的指标可作为参考。
6.校企合作、顶岗实训以及订单式培养等项目的数量。
      从这几种数量中,往往可以看出该学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足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引起了行业业内兴趣,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有没有足够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从而推测就业前景。

版权所有:高鸿教育咨询 (滨州)有限公司

地址:博城五路技师学院南门向西60米路南(高鸿教育)

联系电话:(0543)6968188   手机:13685436618(刘经理)

高鸿教育:https://www.ghjyzxbz.com

山东省招生考试院:https://www.sdzk.cn